【百年荣光·口述党史】合川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

2021-04-16 09:53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克秋、黄秀松、郑筠/口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宣告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富有反抗外族侵略传统的合川人民,在“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怒吼声中,投入了抗日救亡的行列。首先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唤醒民众的是当时合川两所男女初级中学的青年学生。

合川县立男子初级中学校(习称“合中校”),在涪江南岸原南津街合宗书院内,共有六个班,学生300余人。另附有合川简易师范一个班,学生20余人。当时担任合中校教务主任兼第24班班主任的是原重庆大学学生、进步教师罗元辉,全面抗战爆发后,他首先向青年学生宣讲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号召立即行动起来,争当抗日先锋。在他的宣传启发下,各班学生纷纷组织起来,成立抗日宣传队。利用课余和假日,以墙报、漫画、讲演、歌咏和戏剧等形式,在校内和校外,城镇和乡村,广泛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同时还出版激进的救亡专刊《火网》《疾呼》《叱咤》,并经常在《合川日报》《大声日报》《合阳晚报》上撰文、赋诗,激发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

1937年底,合中校学生,朱国华、胡树方、曾祥柏、黄秀松、刘桐芳、蒋德谦、呙林楷、涂太平等30余人,在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黄肇纪等组织和推动下,经过数度筹商、酝酿,利用寒假机会,自筹经费,组成了合川学生寒假抗日宣传队,从学校走向广大农村,进行抗日宣传。他们头戴遮阳帽,身穿灰军装,腰束皮带,脚缠裹腿,肩挑行囊,俨然是一支随军宣传队。他们纪律严明,生活简朴,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宣传抗日救亡。并利用乡镇的逢场天,登台讲演,高唱抗战歌曲,贴出标语、漫画,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收到良好效果,推动了合川抗日救亡运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对推动战时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1938年春,合中抗日宣传队在爱国进步教师向迪元的带领下,到铜梁县宣传抗日演出,对该县城乡人民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合川县立女子初级中学(习称“女中校”),在教务主任黄肇纪发动和领导下,各班学生组织读书会、宣传队办民众识字班,做寒衣慰赠前方将士等。该校学生郑筠、郭凤翔、朱明静、张碧君等组织了宣传队,在城乡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6月,在党的领导下,合川男女两所中学的抗日宣传队联合成立了合川学生课余抗日宣传团(简称“课余宣传团”)。这是两校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宣传活动,相互接触,不断联系,并在中共地下党的具体领导、组织下应运而生的。它的成立,不仅扩大了抗日宣传队伍的阵容,增强了声势,而且带动了合川各界群众的抗日宣传队伍,使合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抗日救亡高潮。为了发展当时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争取课余宣传团组织的合法存在,在成立大会上,特别邀请了国民党合川县党部书记长陈筠参加,他在会上还讲了话。在这次会议上,还通过了团章,投票选举了负责人。选出:宣传郭凤翔,文书呙林楷,总务朱国华,联络胡树方、刘桐芳,剧务黄秀松,歌咏和舞蹈郑筠。

主要团员有:蒋德谦、周一迅、王伦、王清云、涂太平、林雨田、饶正芳、邓荣华、张碧君、粟名清、戈光芸等。不久还制做了团徽,还谱写了团歌。

课余宣传团成立以后,不仅取得了合法存在的地位,也为当时中共地下党发展党的组织奠定了基础。从此宣传活动更加活跃,地区范围也更大了。除在城镇和郊区以及本地乡村活动外,还利用这年的暑期,组成了一支有黄秀松、胡树方、刘桐芳、呙林楷、刘继恺、蒋德谦、董云奎、郑筠、饶正芳、张碧君、粟明清、戈光芸等15人的轻骑宣传队,第二次跨越县界去武胜县宣传演出,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在课余宣传团的影响下,合川城区的县一小、县二小、瑞山、达德、同德、明达等六所小学的师生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宣传队在城镇、乡村宣传抗日救亡。县一小朱全文、全泽文等同学,被前方英勇杀敌将士的事迹所感动,主动到十多个乡镇中去募捐,把募得的寒衣捐款20多元转交给了党组织。最出色的是县一小组织的晨呼队,每天清晨,小学生们就在城内各条街上高呼抗日口号,高唱爱国歌曲。这些少年儿童的口号声和歌声,激励起了合川广大民众无比高昂的爱国热情。

在课余宣传团的影响下,各阶层人士也积极行动起来。县民教馆在办夜校的基础上,集中了一批有教师、医生、职员、店员参加组成的民众歌咏团,他们上街演唱抗日救国歌曲,每周还集中教唱两次,由瑞山小学和国立二中音乐教师庞福、罗家伦指挥教唱。

在外地读书的合川学生也回到家乡,积极推动家乡的抗日救亡运动。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学生苏泽、陈炳耀、向文昭、周吉亮,巴县女中的郑继德,渝女师的周安桂等以合川学生旅渝同学寒(暑)假宣传队,以办识字班(校)为主,并以歌咏、演讲、街头剧等形式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他们从城镇扩展到了金沙、渭沱等乡村,与合川的宣传组织亲密合作,多次同台演出,收到良好效果。还有合中校、女中校一部分学生,在进步教师毕兴宜的带领下,1937年寒假期间成立吼啸宣传队,在三江两岸和一些乡镇中进行宣传和义卖募捐活动。这个宣传队,也是抗战初期合川学生抗日救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稍后,合川国立二中十余名同学成立了暑期抗日宣传队,先后到双凤、云门等乡镇,开展抗日宣传。此外,合川县商会的商训队成立了商训剧团,国民兵团还成立了一个明耻剧社。这些抗日宣传组织在合川学生抗日宣传团的推动下,在当时对抗日救国运动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党正确的领导,课余宣传团的队伍不断扩大。国立二中、崇敬中学、濂溪中学等校,均陆续有学生参加进来。同时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在抗日救国的大风大浪中,青年学生们迅速成长起来。课余宣传团中的骨干分子朱国华、刘桐芳、郭凤翔、郑筠、饶正芳等十多名同学,先后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8年,课余宣传团在城乡多次开展了宣传、慰问、义卖等活动。慰问了第九陆军医院的抗日伤员和在南屏铜梁山新庙疗养的上海“八百壮士”孤军领导人之一杨瑞符营长。

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一整套的“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又秘密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等反动文件,进一步加强法西斯统治,竭力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统区又开始出现了白色恐怖。国民党合川县党部便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学生活动,对课余宣传团也提出了种种非议,并派特务学生企图打进课余宣传团。还妄想在学校中发展反动组织“三青团”。合川女中反动校长蓝碧英,用法西斯教育方式,监视进步教师讲课,禁止女小学生与外校男学生在一起参加抗日爱国的宣传、集会、游行活动。女中15班汪世敏同学,不顾学校禁令,坚决提出要外出宣传。校方采用高压手段,要记汪世敏同学大过。15班全体学生向校方提出抗议。校长蓝碧英竟然施其淫威,对全体同学以记过、开除相威胁。15班学生在地下党组织唐咏梅、陈仲吾、卿慎吾等领导下,用辩论方式,与校方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愤然撕毁布告;全校同学也公开站出来支持15班学生的正义行为;合中校的学生在《合川日报》上著文声援,最后迫使校方答应学生的要求,取得了这次斗争的胜利。

为了继续争取课余宣传团的合法存在,以便能顺利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课余宣传团部分团员在党的布置下,于1939年春节期间借旅游钓鱼城为名,有计划地邀请了国民党县党部的要员参加,举行了有名的钓鱼城集会。会上郭凤翔、蒋德谦分别发了言。他们在发言中,表达了青年学生抗日爱国的赤忱,历述了抗日宣传活动取得的成果。希望县党部继续给课余宣传团的抗日宣传工作给予支持和合作,使合川的抗日宣传活动更加生气勃勃,使抗日救亡的伟大意义更加深入人心,直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他俩有礼有节的言词,不亢不卑的态度,使代表县党部的执行委员蒋晓林频频颔首,并发表了表示支持的讲话,又一次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41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合川课余宣传团虽然得到了国民党合川县党部执行委员蒋晓林的承认,但他们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国民党合川县党部坚决执行国民党中央《限制异党活动》的决议,极力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出面干涉合川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同年7月,县党部召开课余宣传团全体团员大会,由县党部书记长陈筠宣布,以课余宣传团有共产党活动的“罪名”,勒令解散。从此,这个合川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救亡团体被扼杀了。

回顾合川学生抗日救亡活动,由于党的正确领导,不断发展壮大。在白色恐怖下,在险恶环境中,坚持了四年之久,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进了抗日救亡的洪流,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抗日爱国的壮丽凯歌。它必将激励着青年一代,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的四化建设。

最后,让我们引用曾经战斗在三江古城,亲身参加了合川抗日救亡活动的老同志一首诗,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语吧:

红星复照古合阳,抗日烽火起四方。

钓鱼城头呼声急,纯阳山下群情昂。

林间败叶何足论,战地黄花分外香。

宕渠儿女豪气在,叱咤风云震三江。

(口述者简介:黄秀松,合川县立初级中学校学生;郑筠,合川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学生,组成课余宣传团,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编辑:蒲娅娜(今日合川网)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