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街道:保护历史文化 共建美丽乡村

2022-09-23 15:42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报道(通讯员 周崇琼 记者 刘鑫宇近年来,大石街道认真做好农村历史文化、不可移动文物、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为本土历史文化和不可移动文物加铸“安全阀”,确保文化遗产永葆生命力。
  据了解,大石街道有古老民居、石牌坊、石拱桥、渡槽等不可移动文物51处,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尖山节孝牌坊、黄坡金鸭子桥、大觉柏树湾民居等文物。尖山节孝牌坊,位于大石街道尖山场镇外的一处斜坡上,建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距今已有174年的历史,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牌坊。牌坊通高12米,面阔9.2米,四柱三门三楼式,有镂空雕刻,有浮雕山水、神兽、宝瓶、兽吻、螭首等精美石雕,手法高超、原真、古朴、细腻,富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大觉柏树湾民居建于清朝中期,由正堂、左右厢房和石板院坝构成的“三合院”民居,小青瓦面,穿斗梁架,六架椽栿,四穿六柱,前后乳栿,竹编泥夹壁与木装壁兼用,窗棂以木雕装饰,院前一口古石堰塘,塘边长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古黄桷树。民居山环水抱,保留了原真的建筑形制和环境风貌。黄坡金鸭子桥,始建于清代,地处深峡溪河上,传说很早以前溪流上本没有桥,人们过往都要趟着齐膝深的水,有个溪边赶鸭少年,长年坚持背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过溪,事迹感动了上天,上天便派鲁班修了一座桥供人们过往,它历经无数次洪水的洗礼,至今安好无恙。该桥设计奇特,每当有人踏步过桥,桥身便会发出鸭子一样的“嘎嘎”声,悦耳动听,人们便称之为“鸭子桥”……这些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散发的是浓郁而深厚的文化意蕴,展示的是不同时空的材质、工艺、图案、手法。它们不断吸引着文人墨客前来摄影、写生、探访,也为电视小剧提供了外景场地,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从中感受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独具神韵的传统技艺、别样风味的乡愁记忆提供支撑。
  近年来,大石街道确定了“保护历史文物+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公示文化遗产和文物类别、定级,实行挂牌保护;实施“文物保护+动态监测”模式,落实文物安全责任人和巡查监管人,将文物防灾减灾纳入应急管理,完善文物灾害险情监测预警、灾情防范、应急处置程序:多次清理文物周边环境,及时清除导电金属、易燃易爆物品,疏理排水,清洗洪水淤泥,加固滑坡体,防止雷击、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禁止火灾等人为破坏情况发生。
  同时,采取“扯圈圈”“乡村故事会”等方式,向群众讲解文物保护、美丽乡村知识,宣传保护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意义和责任,传播人与文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大家将向善、向上、向美的历史文化传承好、保护好,不要在文物上堆码稻草、秸秆,不要在文物上刻画、涂污,避免对文物造成人为破坏,共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编辑:蒲娅娜(今日合川网)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