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故事】1935年5月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2021-12-07 16:42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1935年5月22日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1935年5月中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冕宁县彝族地区。5月21日,冕宁县成立革命委员会,同日在冕宁县城文庙举行了由1000多名彝、汉两族群众参加的成立大会。红军总司令朱德在大会上讲话,他指出:“彝、汉是一家,穷人要团结起来,打倒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才能翻身过好日子。”随即,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以下简称《布告》)。

《布告》为手工草扎纸制作,誊抄6字一句的公文,共计26句156字,文字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简单易懂。

《布告》首先痛斥了国民党政府残酷盘剥、杀戮彝族民众的罪行,“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随后,重申工农红军的军纪,“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最后,提出我党的民族政策,呼吁全体彝族民众“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夷(彝)人政府,夷(彝)族管理夷(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鲜明生动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主旨的民族政策。

《布告》在彝族地区四处张贴,广为传诵,使得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在彝族地区得到广泛宣传,深入民心,红军也得到了彝族同胞的信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沽基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彝民沽基支队。

在彝族人民的帮助下,红军和平借道通过彝族地区,成功强渡大渡河。强渡大渡河的胜利,是红军执行党的民族团结平等政策的成功典范,使蒋介石妄图让“朱德、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幻想破灭,开创了红军继续北上的新局面。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这是《布告》中的一句话,就在这句普通的话语中,提到了“万里长征”,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提出和使用“长征”一词。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川西彝族地区,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自江西瑞金开始长征算起,行程约一万里。因此,该《布告》中称之为“万里长征”是准确的。此外,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的计划。这一重大胜利使红军一改被动局面,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更加明晰,也使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充满了豪气,“长征”二字准确地体现了当时红军的昂扬斗志。因此,“长征”一词很快在红军中广泛使用。193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第一次把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称为“二万余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讲话中正式提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供稿]

编辑:赵静瑜(今日合川网)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