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故事 (八)| 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儿童自动学校、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2022-12-30 16:05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

南京晓庄师范开办时,学校聘请了一位高姓校工。陶行知很喜欢这位校工,觉得他虽不识字,却耿直率真,颇有诗人气质。当时曾有人建议解聘该校工,对这一提议,陶行知断然拒绝说:“他也是我们当中一个,决不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当听说这位校工不听调度后,陶行知立即写了一封信给他,真诚地奉劝他要尽本份、守职责。

陶行知在信中写道:“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同样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被打破的……您倘若诚实到老,尽本分、听调度、帮人忙,和气待人,那您便是我们晓庄理想的校工,也可以说是校工中之圣人,保您有个铁饭碗,永远打不破。您要不信我的话,那便是瓷饭碗,随时可以被打破。”

在主张人人平等的同时,陶行知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互助品质,引导学生在说话做事中学习如何商量合作。“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互助即自助,一个人如果没有互助的习惯,他在社会上也是难生存的。陶行知曾在他所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古庙敲钟录》中,表达了他对平等互助重要性的认识。“你若是办一个工厂,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工人之长进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工厂了;你若是办一个学校,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师生之生产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学校了;你若是在社会中,如果你注意到各分子之生产与长进的机会,便立刻变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了。”

1931年,陶行知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长文,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及其教育的出路在于平等互助。“不但我们民族的出路是平等与互助,即世界人类的出路,也在平等与互助”,“教人建设平等互助的世界”是学校组织必须履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陶行知对我国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予以批判,提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我们应当知道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学校里的一切成员,无论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搞特殊。


▲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留影


▲劳山下的晓庄师范全景


儿童自动学校


晓庄师范学校被封闭后,几所乡村小学与幼儿园也被关闭,许多农村孩子又失学了。

1932年8月,晓庄的孩子们听说陶行知要在上海办一所让贫困孩子学习的乡村工学团,他们高兴极了,就一起给陶行知写信,希望能来“工学团”学习。

陶行知很快回了信:“你们来了,但你们的同学怎么办?晓庄有成千的孩子怎么办?为了你们都可以上学,我教你们个办法,那就是自己干,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边教边学,这样不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吗?”同时,陶行知还写信请当地的农民陈金禄、董云龙等来帮助小朋友自己办学。

就这样,孩子们开始自己办学了。他们推选了胡同炳、陈云金、陈仪珍等10位同学担任小先生,农民们也推选了陈金禄等10位老农帮助管理学校。

1932年9月4日,以孩子们当老师,古庙当教室,农民当“校董”的一所学校诞生了。开学那天,就来了80多个学生。

陶行知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马上派人到晓庄来看望孩子们。当他得知学校办得井井有条,很受孩子们和大家的欢迎,兴奋极了,马上提笔写信鼓励他们:“你们不要小看自己做的事,你们这个学校是教育史上的一个了不起的大创举。”还特地写了一首诗:

一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

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校在。

陶行知还亲自为学校取了个名字,叫做“儿童自动学校”,还写了两幅字,一幅是《手脑相长歌》,一幅是《自立歌》。收到陶行知的来信,孩子们高兴地抢着传看。

“儿童自动学校”办起来后,学生不断增多,学校规模也大了,陶行知就把10位小老师编成两组,轮流到上海的“工学团”学习深造,大家都说,“陶先生还叫种田娃‘留洋’呢!”

在学校2周年校庆时,陶先生还派人给送来了2000多册儿童读物和一台收音机,并专门请人到晓庄来放电影。

3周年校庆时,陶行知还特地写来了祝词:

紫金山为笔,青天为纸,乌云为墨,动手来写字:

“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


▲晓庄师生在地里劳动,与农民同甘苦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论文集


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陶行知非常善于演讲,他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谁听了都会被深深吸引,为他强大的逻辑力所折服。在他无数次的演讲中,有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陶行知1938年在武汉大学作的一次演讲。那一天,大礼堂被挤得满满的,不仅全校师生都来听,连附近学校的师生和各界人士都闻讯赶来。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

在几位先生先后上台作了演讲后,轮到陶行知上场了。会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未曾开口,先向全场扫视了一遍。大家屏息凝神,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陶行知并没有讲话。他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公鸡“喔喔”地乱叫。台下听众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却不肯吃。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给它自己选择的权利,它就会自己主动地去吃。”

陶行知又看了一圈会场内的人员,加重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主动去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陶行知讲完,把公鸡装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便退下场去了。

陶行知走后,现场一片安静。过了好一会儿,会场上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边鼓掌边喊:“好!陶先生讲得好!讲得好!”


(本栏目由 李俐均 周云 供稿)

编辑:蒲娅娜(今日合川网)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